拒绝月经羞耻!
寻找卫生巾自由。
让西部山区的女孩子
实现身心都更加健康的成长!
我们是来自四川成都的几名高中生。
2023年,随着越来越多女性为自己的权益作斗争,我们了解了“月经羞耻”这个概念。在收集网上资料与亲自深入经济较为不发达地区的调查中,我们知道了有这样一群人。
作为女性,她们没有足够的钱花费在卫生用品的购买上;该地区大部分的女性,购买的是价格极为便宜、卫生没有保障的杂牌卫生巾,加之身处乡村,在女性生理问题方面依旧非常的封建与保守。多方面问题的直接影响,导致了乡村女性在心理与物质上的“月经羞耻”。而“月经羞耻”的现象在一线城市也非常常见,这甚至已经成为了刻在大多数女性的生活习惯中的思想。
我们希望运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1. 捐赠安全有保障的卫生用品给山区的女孩子; 2. 在学校等地方开展卫生健康宣讲活动,传播“月经也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反对“月经羞耻”,教导大家“正确看待女性生理期,以及如何照顾生理期的女性”的方法,为西部山区的女孩子实现身心都更加健康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 在学校区域设置“月光宝盒--卫生巾盒子”,供生理期突然造访而忘带姨妈巾的同学使用,潜移默化中改变大家对于“月经”的看法。
如果你也想帮助西部山区的女孩子,实现身心都更加健康自由的成长,请在这里,助一臂之力:
* 月经困难
是指受到落后观念和经济因素影响,部分女性无法在生理期获得用于经期卫生管理的基本物资,且羞于启齿。
根据有关统计,全球有4000万女性正在遭受“月经困难”。
但实际上的数据,可能远不止于此。对于我国来说,近些年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平权运动就此展开。而作为一群学生的我们希望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一些无法承担卫生巾用品的女性。
* 月经羞耻
把月经这一女性正常生理现象视为羞耻、不洁的思想观念,叫月经耻辱。可是在此同时我们都知道月经也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把这种羞耻的思想进行传播与强加女性是不正确,不平等的。
(《圣经·旧约》中写道:“女人行经,必污秽七天。”在20世纪以前,女性教徒在经期不能去教堂,也不能领受圣餐。在尼泊尔,月经被认为是一种病,一些村民认为“经血是毒药”。这个时期的女性碰什么,就会污染什么。尼泊尔的印度教,要求女性教徒在经期住进名为“巢颇蒂”的泥棚中,远离人群,直到结束才能回归。这种泥棚,和牛棚无异,不仅不能遮风挡雨,还有严重的安全隐患。不少女性在隔离期间感染病逝。这项规定直到2005年才被官方取缔,但是在偏远地区,仍有沿用的情况。)
我们希望就这两个问题发挥出自己的力量,为西部山区的女孩子带去一份健康的卫生巾盒子,在那里的学校开展 “正确看待女性生理期,以及如何照顾生理期的女性”的卫生健康宣讲,为西部山区的女孩子实现身心都更加健康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几年前,傅园慧在参加比赛时候坦言因为月经导致状态不好,被外媒盛赞“打破传统禁忌。”)
* 耻感
“它永远不叫月经,它叫大姨妈叫亲戚叫坏事儿,所有人都知道它是什么,但没人大大方方的说出我来月经了。”@维维这样写道。
我们梳理问卷发现,耻感的来源,往往是一种耳濡目染。在家庭空间内部,它不被真正地提及,而是闪烁在厕所里、床单上和家庭成员遮遮掩掩的对话里。
@辰辰是四年级来的例假。到现在她都记得慌慌张张去找妈妈问怎么办,妈妈很生气又很懊恼地说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我感觉我做错了什么事儿”,她说。家里人会说来了月经长不高了。从那开始,月经给她的印象就是一件坏事。
@大静静的妈妈不愿意和她谈月经这两个字。小时候家里卫生间没有放垃圾桶,她和妈妈来月经,扔卫生巾必须去厨房的垃圾桶。那十米的距离非常难熬,她总觉得自己像在做贼。
@妞妞有个比她小七岁的弟弟,在家来月经时她妈会对她说,扔卫生巾时记得内里朝下。“我很困惑:是家里有人晕血吗?我妈尴尬的眼神让我瞬间意识到她的本意。这种羞耻让人很无奈”。
(印度电影《护垫侠》,引进大陆时,更名为《印度合伙人》,甚至连海报上男主手上拿的卫生巾都替换成了A4纸。)
* 困难
卫生巾开销虽然不算大,但在特殊情况下,它会给女性带来意想不到的困扰。月经困难,因为私密和不可言说,会给人造成意想不到的压力。而这时候,一点点的帮助就会让人觉得温暖。
@大鲵初中时一个礼拜的生活费是15-20元,包含住校期间的三餐和五块钱的车费。一包卫生巾可以用掉三分之一的生活费。
@小鱼上学时最常发生的情况是,毫无准备去上厕所突然发现月经来了,而一周的生活费只剩下几块或者十几块。她要算一下今天周几,还有几天回家,怎么用一包卫生巾度过整个经期,而且一定要搭配卷纸使用。如果再单独买一包夜用卫生巾,又要花几块钱,“绝对不行的,会不够钱吃饭的”。
@吴小姐经历过用散装卫生巾,在学校上厕所卫生巾掉水池子里,捡起继续用,因为那天只有一片卫生巾。每个周期一包十片,省着用,没有多余的带去学校。
@潘晓思第一次来月经时是读初三,因为是留守儿童所以住校,只有在周末才会回家。来月经的那天,同时来的好几个同学一起去两公里以外的小卖部购买卫生巾。她记得当时同学们拿的都是七度空间等这些品牌,当时的她每个月生活费用只有5块,看着标价10块的卫生巾局促地在那站着。同学们都买好了她还在原地没动,她谎称还要买其他东西让她们先走,等同学走后,才拿起了旁边的廉价卫生巾。
(美剧《破产姐妹》中调侃道:“如果是男人来月经,那棉条会像狂欢节上的彩珠一样从花车上免费丢下来。”)
* 无视
男性对月经天然缺乏同理心,即使是父亲。在人生的某个时候,面对月经这件事情,在亲人之间也往往会竖起一个屏障。
@小冉是单亲家庭,她和父亲一起生活。初潮时她不敢告诉父亲,换卫生巾时把水龙头拧开最大,用哗啦啦的水声来掩盖撕拉卫生巾的声音。父亲是很传统的男人,认为月经是羞耻不能见人的,叫她把卫生巾藏好不要让他看到。她买卫生巾需要找父亲要钱。他觉得在这上面的开销太大,于是在网上下单买。小冉要求务必在官方旗舰店买,他觉得太贵,就在不知名的小店里下单了一整箱“——可够你用一年的”。谁知道用了第一片后就出现了过敏和炎症,后来是母亲怒骂一顿以后,父亲才同意丢掉那箱网购的卫生巾,从此不再在卫生巾的开销上多吭一声。
@小河至今还记得上小学五年级班上有女生来了月经时,同班男生的表现。每到换卫生巾时,女生们都是悄悄地拿,生怕被男生看到。班上最早来月经的女孩子因为包里放了卫生巾而被班上的男生哄笑。全班男生趁着女孩子不注意偷偷拿了包里的卫生巾,边举着卫生巾边嚷嚷:“某某有卫生巾!”被偷拿了卫生巾的女孩气哭了。班主任老师对此不加批评,甚至责怪女生没有放好卫生巾。“现在想想挺心凉的。”
(印度以月经为主题的纪录片《月事革命》获得了去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
我们的队伍是由四川成都地区的一群高中生组成的。
我们认为解决问题刻不容缓!
我们希望可以做到:
1.捐赠安全有保障的卫生用品给山区的女孩子;
2.在学校等地方开展卫生健康宣讲活动,传播“月经也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反对“月经羞耻”,教导大家“正确看待女性生理期,以及如何照顾生理期的女性”的方法,为西部山区的女孩子实现身心都更加健康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在学校区域设置“月光宝盒--卫生巾盒子”,供生理期突然造访而忘带姨妈巾的同学使用,潜移默化中改变大家对于“月经”的看法。
希望有一天,所有的女性来月经时都可以不避讳地说:「我来月经了我身体不舒服」,就像说自己感冒了或者肚子疼一样理所应当。
希望有一天,所有的女性都可以不用遮遮掩掩地拿着卫生巾、卫生棉条去厕所,就像拿着纸巾去厕所一样光明正大。
希望有一天,所有的女性来月经时的侧漏只是因为担心清洗的不便,而不是担心怕人看见,就像不小心弄破了手指滴在衣服上的血迹一样无所畏惧。
希望有一天,学校可以光明正大、认真地上生理卫生课,让男生女生都知道这个每个女性都有的生理现象,让每个女生都能懂得照顾好自己,使用合适的经期卫生用品。
我们希望,从我们开始,改变世界!
(印度电影《护垫侠》里说,对女人来说月经并不是病,对它感到耻辱才是。)
请在这里,助一臂之力:
,助一臂之力:
始于极限
【始于极限--关注女性权益】小组,我们关注女性现状,致力于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给与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以物质及精神关爱。
这一年,我们通过街访的形式,扩大影响力;
这一年,我们进校宣讲、张贴海报、落实卫生巾互助盒子……
我们关注女性在生理方面的困境,如:改善卫生用品条件(卫生巾、卫生棉条)、提供卫生用品收纳(分卫生巾盒以及公共卫生巾盒的设置);也关注她们的内心世界,去倾听、去用行动改变,真正做到“改变世界,从我们开始”。
太古里街访
感谢视频里出现的路人小姐姐小哥哥们,若有冒犯侵权,请文末联系删除。此外,视频创意有借鉴网络,若有侵权,请文末联系删除。
校内张贴海报宣传
校园宣讲
设置校园卫生巾互助盒
力量虽小,我们坚信,聚沙成塔,积水成渊。
一起行动,可以改变世界。
您可以在这里,助一臂之力:
请在这里,助一臂之力:
如果你也想加入这样的活动,
扫描下方二维码,
联系小美老师咨询吧!
美中国际留学 www.usaed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