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透藤校的招生逻辑
“作为一名普林斯顿大学前申请者与校友,我认为我的母校看重如下方面:优异的学习成绩、高求知欲、批判性思维、领导力、社区活动参与度,以及创造力。”Rena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曾任学校本科校友志愿者面试官。今年藤校早申放榜中,普林斯顿大学在中国大陆招录3名学生,同去年相比减少2名。一群看似优秀的申请者遭遇“滑铁卢”。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优异的学业成绩是指,在很有挑战性的课上获得良好成绩,并在标化考试上获得较高分数。名校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胜任难度较大的课程。但是,学术并不是大学申请中的唯一重点,换言之,我们的孩子不应该成为一心追逐 GPA 的机器人。在提交大学申请时,你应该已经在某一特定领域进行了一定深度的学术探索,表现出了真正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你应具备能力,可深入研究能点燃自己激情的学科,可以是去剖析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或是揭开量子力学的神秘面纱,等等。 作为申请者,你要对某个学习领域表现出真正的兴趣,这不仅仅是完成常规校内学业这么简单,还要在课后,在校外,通过开展研究,开展独立项目或参加竞赛来追求这些兴趣,展示你的主动性和求知热情。这也有助于个体能力如求知欲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普林斯顿大学渴求的是‘渴望学习、勇于提问、敢于挑战假设的学生’他们重视批判性思维和对话能力。 对于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而言,他们希望学生具有领导力,敢于挑战自我,并善于协作。要培养这些特质,课外活动极为重要。普林斯顿大学也看中具有创造力的独立思考者。这类人无论是在艺术、科学创新还是创业冒险上,都能打破常规,贡献出独特的见解。 普林斯顿大学还有个非正式的校训,即 ‘为国家服务,为人类服务’。因此,学校非常重视社区活动,多样性和包容性等价值观。学校一直积极致力于在校园内建立一个多元包容的社区,所以其看中的学生是能以身实践这些价值观,努力使得学校、社区、全球更具有包容性。如果你能在学校社团、社区服务或初创企业等各种场合展现出领导力,也意味着你有主动性,且能激励和正面影响他人。普林斯顿大学看中的是能积极影响世界之人,无论你是要领导辩论队、带头建设社区花园,还是创作交响乐等等。 总之,申请者应该展现多面,在学业分数之外,还需要展现领导力、创造力和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决心。”
Rena接受顶思采访时详细解释了普林斯顿大学的招生“喜好”。
▲普林斯顿大学
Rena长期在公益组织中任职,同时辅导中国学生海外升学超过10年。她发现,中国学生在挖掘“热爱”,实践“热忱”以及展现成长性上还有所欠缺。“曾经辅导过一名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习惯很好,但在一些事上的观点比较守旧,对于自己天生不擅长的课题没有成长型思维。我帮助他以全新的角度来探索原本不感兴趣的科目以及学习如何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由此,他可以放弃诸多没有意义的项目,把精力用在了更有意义且可以达到多个目标的项目上,譬如那些可以帮助他探索未来专业的项目上。” Rena说,从申请文书的角度也可以看到名校招生逻辑并以此反推育人模式。“Common主文书往往是学生向招生官展示自己学业以外的人格魅力的最佳机会。优秀的文书可以让招生官了解到申请者的动机,以及为此,申请者参加了哪些适宜的活动,设定了哪类目标。文书主题应该是与个人相关的,要尽量避开那些学术类,或者普通的事情,也要避开活动列表中已提到过的活动。而出色的文书题目,通常能让学生表现出深刻的反思和成长,类似:你是如何克服挑战的?是什么样的新认知让你在某一阶段实现了成长?所以,我建议学生提前对过往经历进行深刻反思,并练习自由写作。”
02 独特方法破解外教师资之困
▲课程模块示例
03 学术含量爆棚的成长计划
▲某国际学校课程案例
“老师在线上通过分享丰富的资料、图片和视频,为我们呈现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课堂互动十分频繁,老师常先表达个人见解,引导我们深入思考后表达个人观点,并随后展开热烈的讨论。课程的结尾,老师会引导我们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度反思,并提供开放性问卷,再次促使我们展开深入讨论。 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第一堂课。老师以介绍个人为切入点,分享了家庭,家里的宠物,她的工作和工作的地方等生活片段,让我们很快地了解了她,感觉迅速拉近了我们的关系。因为老师提前给到我们一些阅读材料,所以老师在上课时会巧妙地抛出问题让我们思考并讨论。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没有积极的融入,但是老师通过分享自己的看法以及鼓励大家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也最终鼓起勇气,打开麦克风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令我惊喜的是,老师认真倾听每位同学的发言,并迅速回应,这让我感受到了鼓舞和自信。自此之后,我积极参与了课堂的各种讨论。”
▲线上课堂示例
了解更多思藤计划详情请戳 更多可以私聊小美老师咨询